西门

 

 

西校门由大理石筑成,高大雄伟,两头威武的石狮守护着大门,正额上方镌刻着毛泽东亲笔题写的“清华大学”校名。

清华校门原在现在的二校门处,1933年清华扩建西院住宅的同时,修建了新的学校大门,即现在的西门。西门建成后,对维护教学秩序,保障师生安全,都起到了积极作用。“一二·九”运动期间,军警屡次想进校捣乱,均被门警阻于门外,郑重声明:“非经校长允许,任何人不得擅入校园。”

1936年2月29日,400名全副武装的军警强行闯进了校园,将平斋、善斋、明斋、新斋等宿舍重重包围。当时,中共清华党支部负责人蒋南翔在三院附近被抓住,在城里做地下工作的姚依林从城里回校,也在西校门被扣留,民先队员方左英和一名工友也被抓,激起公愤。他们在民先队员带动下冲出宿舍,用石头、木块和武装军警搏斗。追到西门附近,终于把姚依林、蒋南翔等夺回,并捣毁了他们开来捕人的汽车。

1948年12月15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海淀,清华园也随之解放。12月18日,西门口贴出了一张布告:“为布告事,查清华大学为中国北方高级学府之一,凡我军政民机关一切人员,均应本我党我军既定爱护与重视文化教育之方针,严加保护,不准滋扰,尚望学校当局及全体同学,照常进行教育,安心求学,维持学校秩序。特此布告,俾众周知!此布政治部主任刘道生中华民国卅七年十二月十八日”

在北京市人民政府1990年2月公布的北京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,以及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,清华大学早期建筑被列入保护名单,西门榜上有名。如今,每逢节日,西校门前鲜花簇拥,门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。